永續發展:愈來愈多的 NGO 在全世界各地採取行動
全球化的過程中,國際性網路的非政府組織(簡稱 NGO)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DACHSER 與兒童救助組織 Terres des Hommes 的夥伴關係說明了企業如何才能長期支援 NGO。

環境保護、人權、聯合發展計畫、移民、反‑歧視:非政府組織或 NGO 的重要性,為了更好的社會。不屬於國家或政府,他們為社會、社會政治或環保議題發聲。新冠疫情危機讓 NGO 的工作更為急迫,因為開發中國家的人道救助需求較諸以往益顯重要。對於許多這類組織來說,由於他們的工作經常受到旅遊禁令以及艱困的工作環境與當地的衛生措施而有所阻礙,因此也造成極大的挑戰。此外,許多捐款人在此疫情危險期捐款的意願也不如以往。然而,這正是 NGO 所仰賴的收入來源,因為除了會費之外,捐款向來是他們的主要財源。組織現金流向以及這些資金所達成的成效必須保持透明,如果想加強捐款人的信心,這是目前最至關重要的。許多 NGO 會定期透過記者會、會訊或是自家網站告知其捐款人有關個別專案以及資金用途的訊息。NGO 也受到稽核公司以及相關稅務機關的監督,以確保其正確使用捐款。由總公司位於柏林的 German Central Institute for Social Issues (DZI) 所核發的捐款封印有助於讓捐款人產生更大的信賴感。此封印保證該 NGO 值得信任,所從事的公益活動也值得尊敬。
DACHSER 支持 Terres des Hommes
根據估計,目前全球有數以萬計的 NGO 在危險區域提供醫療照護、照顧難民、支援初創時期的微型企業以及其他服務。其中一個主要的兒童救助組織就是 Terres des Hommes。1967 年創立在德國的這間組織旨在保護兒童免於奴役與剝削、照護戰爭、暴力與虐待的受害者,並提供兒童教育與訓練。Terres des Hommes 的德國分支機構目前支援全球 386 項專案。國際性物流服務供應商 DACHSER 從 2005 年起就開始支援 Terres des Hommes 在南亞、南非以及拉丁美洲的工作。秉持「協助人們自助」的原則,Terres des Hommes 實施了一些地方性的救助專案,以便永久性地改善兒童與其村落中其他人的生活。「作為一間全球性的物流企業,我們在全世界各地都有業務,將人、市場與製造業更緊密地連接在一起。然而卻不是每個人都體驗到全球化的好處。我們的責任就是站出來為這些人改善生活條件。」,DACHSER 的 CEO Bernhard Simon 如此解釋。
DACHSER 將和 Terres des Hommes 的合約展延到 2025 年,從而支援北印度的比哈爾邦以及新德里和北方邦的專案。針對後者,Ingrid Mendonca 正在那裡為德國的 Terres des Hommes 協調一項專案,對於當地人的投入覺得很振奮,尤其現在是新冠疫情期間。「年輕族群不僅很支持他們自己的社區、縫製口罩及購買食物,而且還會和其他村落、縣甚至是邦的年輕人保持聯繫,一起動員。」,Ingrid Mendonca 說。他們致力於改善現狀的精神極具啟發性。」
作為一間全球性的物流企業,我們在全世界各地都有業務,將人、市場與製造業更緊密地連接在一起。然而卻不是每個人都體驗到全球化的好處。我們的責任就是站出來為這些人改善生活條件。
DACHSER 的員工也因雇主對於社會責任的承諾而受惠,也能實際參與 Terres des Hommes 專案。舉例來說:Melanie Diem(DACHSER 的專案管理小組的組長)就負責協調一項由 Terres des Hommes 以及 DACHSER 辛巴威李文斯頓分公司共同成立的專案。DACHSER 的年輕專業人士以及來自 Terres des Hommes 網路的學生參與了這項專案。「參與者的使命感令人印象深刻。DACHSER 員工有機會親身體驗 NGO 的工作,這個領域對他們來說可能不曾有機會接觸。」,Melanie Diem 說明。

特別的承諾
DACHSER 和 Terres des Hommes 之間的夥伴關係證明了只要一起努力,一間商業公司和一間 NGO 也能達成令人刮目相看的成果。「我們和 DACHSER 的合作由於需要極大的個人承諾以及開放且誠實的對話,因此對我們來說尤其珍貴與重要,」Stephan Stolze(Terres des Hommes 的募款部門主管)這樣說。「DACHSER 的員工及 CEO Bernhard Simon 尤其深入參與由 DACHSER 所資助的 Terres des Hommes 專案。他們希望知道一般群眾的做法以及 DACHSER 的支援對於幫忙改善當地人的生活條件有甚麼樣的成效。」2018 年,DACHSER 的努力受到德國 CSR 獎「社會參與」類別的肯定。DACHSER 和 NGO 的合作使其成為先驅,在德國只有幾家公司支持在國際間活躍的 NGO。「規模愈大的國際性企業尤其應該嚴肅思考聯合國提出的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並在能力範圍內支援這些領域的專案。」,Stephan Stolze 說。